原味Scone

 去年暑假回台

朋友帶我們去一家著名的麵包店

女兒買了一個scone 但是很失望

吃一口 就餵到垃圾桶

問他為什麼 ?

她說 整個組織只是crumbly 沒有texture

也許台灣人 把它做成當地人喜愛的感覺吧

她誤以為scone就是這麼難吃!

就像台灣現在很多的燒餅 整個燒餅就是脆皮而已

那種燒餅 不是我們喜愛的感覺

到了英國 又因為女兒的過敏

她也沒吃到scone

已經過快半年 我都還未動手做

這種東西 一點也不難

只是想吃的東西太多 我從沒想做過

加上必須添加蛋糕發粉 不是我喜歡的添加物

今天是春假的第一天 外面還是冷颼颼的

雖有太陽 但是一點也不像春天

看了一下手邊的日本食譜

十個scone 才40公克的奶油 一個才四公克

推翻大多的 scone 是加了很多的奶油的結果

這個配方原來用酸奶油 我以原味優格代替

也因為有了優格和牛奶 雖然奶油沒那麼多

但是一點也不會乾

先前在NHK 的節目Venetia in Kyoto

這個住在京都大原的英國人

有次節目 是關於她回到英國

她和朋友一起做scone

特別注意它的做法

畢竟這是英國食物 參考英國人的 比較精典

附上一個連結 是BBC 英國廣播電台的配方

BBC 的scone

這個配方和我的很相近

我用的是日清的低筋粉

喜歡中筋麵粉的口感的人 也可以使用

差別在 我有放了一點鹽 糖分更少

還有液體方面 我的主要是優格 所以牛奶沒那麼多

我只做一半的量 可以做10個

我想這個配方 大家可以做做看 應該不錯

我的烤溫是390華氏 烤約15分或到表皮金黃

這個scone 非常flaky 裏面鬆軟而且 light 外表有點脆

裡面像美式biscuit的感覺

贏得女兒滿分的讚賞

她說 媽媽 原來scone 如此好吃啊

我知道女兒不會喜愛加入果乾的scone

所以只做原味的 她連果醬都不沾的

我用食物處理機 來處理低筋麵粉和奶油的混合

pulse 幾次 看到成為沙沙的感覺 就可以

加入液體後 只要成糰就可以

拿出來再用手混合一下 再整形切片

隨意的切成三角形

整個過程不需十多芬就完成了

麵糰只有一點鹽 很少量的糖

這樣子 可以吃出原味的美

就是這麼簡單的口味 才贏得她的卿睬

我則抹上一點自家的草莓和桃子果醬

微甜的味道 太滿足了 連吃了兩個啊

這個下午茶 終於讓她滿足長久以來想吃scone的願望

下一個 她要求做美國南方的biscuit!

天下的媽媽都是這樣吧

在廚房的時光 都是為了讓家人吃到好吃的食物

至少我是如此 家人想吃的 我才會去做!

因為想看到她們吃的滿足的臉孔!

20 thoughts on “原味Scone

  1. 您這裡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寶庫!
    昨晚做了Scone,照著您說的少了點糖多了些鹽,家中老小都說好吃!
    只是…全部材料和在一起後還是很黏沒辦法成型
    後來就拿塑膠袋剪一角用擠的,烤出來跟您照片上的樣子沒有差太遠裡面鬆軟外面脆,是不是室內溫度太高了?在預熱烤箱的旁邊操作有影響嗎?也許我該換個涼快的角落操作,無論如何還是很謝謝您

      • 昨晚的台北應該有攝氏29度左右,且最近常會下雨,如果是這樣,視麵團狀況減少牛奶的量可行嗎?還是乾脆先冷藏再拿出來烤呢?(不好意思我對烘培沒有什麼概念)

        • 台灣和芝加哥天氣相差極大 這邊溼度低很多 氣溫除了短暫的炎夏 所以必須看麵糰狀況 自行調整 只要可以操作 就行

          冷藏後再烤 也沒關係的

          • 冷藏過一天昨晚拿出來試仍然會黏手,平台上撲了些粉放上去雖然不太能摸不過用切的是可以的,味道口感也ok
            突然想起先前做妳的黑與白巧克力餅乾時好像也碰到一樣的問題,後來我都是放塑膠袋剪角擠出
            沒有自行調整份量是因為我莫名的執著於數字,而且我發現這兩種配方我做了雖黏但完成後外觀跟妳的很接近,廚房裏的學問還真大呀!

          • 黑與白的餅乾是必須冷藏好幾個小時到變成是硬的 才可以做的 然後用湯匙刮起來 整形成圓的 當然你拿在手上太久的話 邊緣就會開始黏 那是正常 因為手溫讓它軟化了

            但是若是整體是軟的 那是不對的 而且可以放在冰箱幾天都沒關係 要吃的時候 才拿出來做 如果你有冰過 還是軟的 那你的配方份量要再確認一下

    • 這就是重點 scone 就是要熱著吃 冷的絕對無法入口

      clotted cream 英國的經典吃法 可惜我們母女倆對cream 都不愛好 女兒連果醬都拒絕 她說這樣子 把scone的味道全部蓋住了 她對食物 自己一套自己的吃法

  2. 多虧妳提到: Venetia in Kyoto,
    我找她好久了,07年去大原時,在旅館看到一本雜誌介紹她,
    用字條記下她的名字,可旅途匆忙,字條遺失了,怎麼也想不起她的名字,
    記得雜誌文章裡有一方子教煮好喝的紫蘇茶,以為從此無緣再見,
    哈哈,竟然在妳這兒又遇上,
    真不是普通的幸運,
    謝謝,哈哈哈,真高興,趕快來去買書–不知道還有沒有?

    • 她的節目還在NHK 播映 似乎NHK 很重視她 她已經住在日本好幾十年了 原來教英文 後來也嫁給日本人 現在連孫子都有了 原來還是英國貴族出生 那次的節目介紹她家的歷史 她喜愛種herb 也利用herb 來做各種料理 我還蠻喜歡看這個節目 她們住的是古老的日本房子(古民家) 我女兒卻對她的長相 有點怕怕 每次我看 她都反對 新一點的節目 NHK網站還有資訊 包括配方 你說的2007年 可能就得找一下子了 這個書應該日系的書店 可能有賣 因為NHK很多月刊雜誌 我們這兒的書店也有賣

      這個是venitia 節目的連結網站 http://www.nhk.or.jp/venetia/

      我幫你找了一下 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你看到的 紫蘇juice 用到紅的和青的紫蘇 提到紫蘇 我家冰箱都還有自己種的 乾燥冷凍的呢 link 在此
      http://www.nhk.or.jp/venetia/past/past100425.html

      • 謝謝謝謝,
        在當地山澗小路邊的店家,就賣有好喝的紫蘇茶,
        一喝上癮,有方子,自家作就有希望了.

        我家很愛紫蘇,沒有園子,就靠朋友家,可是他家的並不清香,
        可能是種類有差異,上次回家吃到用紫蘇葉裹大甘貝炸物,
        很好吃,妳太幸福了,自種自食,現今難得.

        • 幾十年前 在台南 媽媽也有種紫色的紫蘇 我最愛吃用它來炸的天婦羅 心形的葉子 甚是可愛

          紫蘇非常容易種 種過一棵後 自己落下的種子 明年就會再發芽 也太會長 所以我並不太喜歡種在地上的 和薄荷一樣 這些herbs 都會種到一發不可收拾 種子 日本店甚至美國園藝店都有的 你若有balcony 或是溫暖的房間 有太陽 都可以種的英文叫做perilla

          我缺青梅子 來醃紫蘇梅 兩務缺一 還是殘念

    • I did not say that the texture is different from scones. It is scone, inside and out. Just like the inside of the biscuit, it is not crumbly at all. What I am trying to say it is not crumbly that it will break and fall apart completely. If the whole texture is crispy, then it would be more like 千層派 Maybe I am not very good and successful describing them.

      This is not a Japanese recipe at all. I double checked with British recipes. They are similar except that the Japanese one uses a little bit less sugar. Some Amercian recipes tend to use too much butter.

      Food is a personal preference. 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as long as you enjoy it. I only wrote what my daughter prefers.

發表留言